服务热线:

18613088998

  • 欢迎登陆广州赛巴探科技有限公司-德国赛巴一级代理/华南区总代理!
走近城市另类“听诊人”
来源:信息时报 | 作者:网络 | 发布时间: 2023-03-27 | 595 次浏览 | 分享到:

深夜,广州天河区员村城中村内。

几名身穿绿色反光马甲的工人拿着一根细长棍,在地面上点来点去,偶尔会将耳朵凑到棍子的另一头,似乎在仔细聆听着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呢?”有好奇的居民上前打听,才知道工人们正在“探漏”——用“听诊”的方式寻找地下自来水管道的渗漏点。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深埋地下的供水管网可谓生命线。夏季用水量大,供水管网负荷大,水管容易出现渗漏。这些特殊的城市“听诊人”要经常出动,顶着高温,在路面上仔细排查。今天,带大家认识这些另类“听诊人”。


探漏

昼伏夜出 用耳朵听漏

当夜幕降临,人们吃完晚饭与家人闲谈欢聚之时,广州水投集团广州自来水公司属下的广州市广水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探漏部巡查组组长徐超和他的队友便出动探漏。他们4个人一组,各自套上荧光马甲,拿着几根超过1米长的工具,带上几十斤重的工具包,走街串巷来到天河区员村的城中村,开始巡查。

夜晚,探漏部的工作人员开始出动

  “这个工具叫‘听音杆’,由一根不锈钢钢条连接着这个圆盘底座,是探漏工作最常使用的工具。将听音杆的一端贴近地面,另一端放在耳旁,就能听到来自地面被放大了的各种声音。我们要静心在这些声音中捕捉类似‘嘶嘶嘶’的射水声,从而找到管网漏点所在,因此,我们一般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进行探漏。”徐超已经在探漏岗位做了15年,可谓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只见他熟练地将听音杆放在水管附近,耳朵紧贴圆盘底座,凝神细听。


徐超使用听音杆巡查


听音杆看似简单,却是探漏工人的“传家宝”。据了解,新中国刚成立时,由于战争的破坏和人为的乱挖乱拆,导致广州自来水漏耗非常严重。当时,市自来水公司抓紧维修管网,并提出“小漏不过夜,大漏连续修”的口号,除增设3班24小时运转的修漏组外,还专门组织分区分段的查漏小组,多次发动职工义务深夜查漏。

“我们的前辈就是通过这样一根小小的听音杆,走街串巷,听漏探漏。”广州市广水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探漏部部长李子峰介绍,当时的查修漏工人陈汉总结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查漏经验,因此被选为全国群英会代表。慢慢地,听音杆逐渐在全国推广,至今仍是国内供水管道探漏的重要工具之一。


听音

捕捉异响 找到漏水点

城中村街巷狭窄,地下管网复杂,徐超和队友每隔半米就要用听音杆听一下。夜晚的街巷依然人流车流不断,声音嘈杂,在这样的环境中倾听地下细微的水声全靠工人的经验。就这样一步一停地走了两三百米,他们终于在员村元气大街3号附近的巷口发现了漏点。

工作人员在城中村内巡查


“这里的声音不一样,你可以听听。”记者尝试使用听音杆倾听,在各种外界声音的干扰下几乎听不出有什么变化。徐超笑着说,“听久了就能听出异常了,我当学徒时跟师傅学了3个月,已经算快了。”

徐超和队友打开旁边的井盖,发现里面果然有清澈的自来水涌出。“(按照)这个水量(计算),一小时可能流走3立方米水,一天流走的量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不仅浪费水,还会影响居民家的水压稳定。”随即,他们用仪器确定水管走向和漏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好标记,再通过公司报漏平台上报漏点信息,以便抢修队前来补漏。


学艺

学校不教 全凭师傅带

“探漏工作是一门技术活。虽然经过一些简单的培训就能掌握各项工具的使用方法,但快速精准地定位漏点很难,需要经验积累。记得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跟着师傅一起去探漏,我也能听到一些异响,但是当师傅问我能否确认漏点就在此处的时候,我总是很犹豫,心里没有底,不敢给出确定的答案。”7年前,“90后”的李子峰机缘巧合下走上探漏岗位,通过不断学习摸索逐渐掌握了探漏的技巧。

李子峰用听音杆在路面听音巡查


据介绍,供水管网听漏是大学都不曾开设的专业,与给排水相关的课程中也鲜见相关章节。因此,从事这个行当,基本上都是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授技艺。

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听音杆,如今人们还可以借助听漏仪电子相关仪等高科技仪器缩小探漏范围。其中,听漏仪能够将捕捉到的各种声音放大,方便工人辨听。电子相关仪通过对一段管线的超声波进行分析,帮助工人判定水流的稳定性。如果水流平稳流动,说明不存在漏点;如果水流不稳定,则需进一步确认,最终还是要依靠人工来倾听。


定位

精确到半径50厘米内

按照相关工作规范,漏点定位判断必须精确到半径50厘米的范围内。因为地下可能还埋着燃气、电缆、光纤等多种重要管线,一旦定点不准,维修开挖中很容易把这些线路弄坏,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

工作人员使用电子相关仪进行检测


“让我们苦恼的是,明知道有地方漏水,却怎么也找不到漏点。”李子峰说,“前些天,越秀区黄华路某小区出现水压不稳定现象,我们被派去查看原因。由于小区无法提供任何管线图纸,也没有人能告知管网走向,小区也没有更多阀门等设施供我们工作参照,这种情况下查找漏点犹如大海捞针。我们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把每一个可能埋有供水管线的角落都排查一遍。”

顶着近40℃的高温,李子峰和队友每走半米就停下来听一听,用脚丈量了整个小区。“工作期间,不断有市民追问何时恢复供水,可我们也没法准确回答,当时真是让人着急。”经过几小时的奋战,他们最终找到了一处漏点,反复确认后进行了上报。当接到公司反馈说该漏点修复后小区水压已恢复正常,他们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巡查

每日走10公里是常态

“无论寒冬酷暑,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按照月度计划或按工单要求,利用探漏工具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地毯式排查,寻找漏点,精准定位,然后向主管部门报修。一般白天我们会去小区巡查,夜晚马路上的车流少了,我们就去巡查路面下面的水管。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应急爆漏、居民小区缺水缺压等情况,就要在1小时内赶赴现场进行探漏。”徐超笑着说,探漏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巡查中“暴走”,每天步行里程常常能达到10公里以上,“霸屏”社交圈步数排行榜榜首是常态。

夏季用水量大,供水管网负荷大,水管容易出现渗漏,因此越是高温天气,排查就越得仔细。有时,为了更清楚地探查沙井盖里漏水的情况,他们不得不将头伸进排水井里。每次工作完,头上、身上总少不了泥沙。在炎热的天气里,泥土混着汗水,整个人“面目全非”。有的水管埋在地下一两米深,加上水泥材质不容易传导探测信号,工作人员还要在路面每隔几米钻一个孔进行“盲探”,不断缩小排查范围,而打孔就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大量体力,因而探漏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


(信息来源:信息时报

本文关键词:听音杆 相关仪 听漏仪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186 1308 8998

邮编地址:510507

联系邮箱:52438086@qq.com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粤垦路618号